今年,长征五号火箭将首飞,去年年底,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合练箭(简称“长五”合练箭)已经历多次低温燃料加泄考验,成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整箭状态加泄次数最多的火箭,而在火箭加注前,需要给整箭做一次“工间体检”,看看火箭身体状况是否足够强壮。
不起眼小屋成“清场”难点
任务落在技术人员任华友等人肩上。“工间体检”重点关注4个贮箱,给整箭状态火箭“体检”,任华友坦言,对他们来说,这还是第一次。
要完成任务,先要过了“清场”关:X 射线检测对人体有伤害,在开放的空间将射线打到贮箱上,会有很多射线向四周散射,辐射面广,方圆30米内不允许有人,所以必须“清场”。
合练时,火箭首飞前最后一次大型地面试验,各系统各部门都在争分夺秒,要“清场”谈何容易,然而,让任华友他们没想到的是,“清场”的最难点,竟是个不起眼的小屋。
这个小屋位于发射台侧面某楼层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只有不到10平方米,是技术阵地空调控制间,必须有人24小时值守,根据实时温湿度调整空调,保证精密设备环境。
为了这个小屋里的人“清场”,检测人员做足了保障措施并关闭技术场区后,争取到30个小时的“清场”时间。
戴着“威亚”做试验
“长五”合练箭整箭高70多米,要检测的部位高度在36至60米之间,检测人员要登高爬低安放射线机、贴试片等。这一切工作都要高空进行,检测区域内,活动平台与火箭间距大,几乎有一个手臂的距离,为了保证安全,检测人员必须吊好“四点式安全绳”,检测人员开玩笑地说,他们是戴着“威亚”做试验。
50 多米高空吃“年饭”
检测时间定在2016年元旦8点至次日上午,检测人员穿戴上防护服,从早上8点就开始布置、贴片、出射线,读数据,一直忙到下午一两点。午饭时间过去了,他们舍不得浪费换衣服、上下塔架的时间,请食堂师傅们在打射线的间隙送来午饭,在50多米的塔架上,吃了新年第一天的“年饭”。
检测人员小康恐高,在这次试验期间,她一直努力抑制着自己的恐惧,高质量的完成数据录入工作。在那么高的地方吃饭,低头夹菜的时候,不小心看到“遥远”的地面,总会感到一阵眩晕。
经过近30个小时的忙碌,“长五”合练箭40多米的焊缝检测完毕,焊缝内部都未发现裂纹等衍生缺陷。提起这次艰难的检测任务,任华友说:“火箭经过这么多次考验,依然完好,这是火箭的素质。我们航天人就如这火箭,必须经得起考验。”
△长征五号火箭
|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