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火箭院研制的软胶囊机领跑世界市场

发布时间 : 2017-09-30     来源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新闻中心

  在1995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15所举办的软胶囊机销售百台庆祝会上,国家医药管理局的一位负责人握着15所技术人员的手说:“你们是世界上最大的软胶囊机销售商!”
  软胶囊机是医药生产设备,销售桂冠为何属于一个航天研究所?火箭院15所软胶囊机主要技术负责人陈清姚回忆,这还要从1984年的一个偶然的机会说起。
  “那时候,火箭院生活区大多是两户人家共用一个厨房,我的邻居也是我的同事。一天做饭时,刚从河南周口出差回来的同事告诉我,周口药胶厂正在寻找阿胶切块机的研发单位。”陈清姚回忆,“他说,‘你们设计组有研制这种设备的能力,可以试试啊’。于是,组长胡天成和我去周口药胶厂了解情况。没想到,在我们介绍完研制能力和航天地面设备的研制经验后,他们提起了另一个项目‘你们能做软胶囊机吗?这是更高端、更急需的项目啊。’”
  周口药胶厂的人说,中药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可是,传统的制药、服药方式并不能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和销售模式。软胶囊的出现,为藿香正气液等液体中药的制造、销售、服用开了一条新路。然而,结构极为复杂的软胶囊生产设备只有意大利等少数西方国家可以生产,无论是设备本身还是部件都很昂贵。“为了让中药现代化制造不被洋设备‘卡脖子’,我们设计组决定接下这个项目。”陈清姚说。
  当时,我国只有上海和天津的少数制药厂进口了软胶囊机。别说15所的科研人员,就是国内制药装备研制领域的人也没有几个见过软胶囊机。“1985年,我们先去上海某制药厂,想看看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果吃了‘闭门羹’,最后只被允许透过玻璃窗看看设备。在天津某制药厂,我们经过反复协商,并作出了为其研制备件等一系列承诺,人家才让我们近距离看看设备。随后,我们开始设计自己的软胶囊机。”把连续滚动出来的柔软胶皮,加药液后形成一粒一粒软胶囊,还要进行干燥,其内部的机械比钟表还要复杂、精密,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差错。许多零件在现在看来,只有数控机床才能加工出来,可当时我们哪能用得上数控机床啊。”陈清姚回忆,设计组和生产车间的同事各抒己见,默契配合,终于用简陋的设备制造出复杂的部件。“结构最‘刁钻’的部件要数喷注药液的‘喷体’和压丸成型的模具。南方某生产厂比我们起步还要早,可造不出高精度的模具,压不出药丸,最终只能来买咱们的模具。”
  面对软胶囊机研制过程中的艰难,15所的攻关小组成员不曾畏惧。“可在两个节点上,我心里确实有点紧张了。”陈清姚坦言,一是完成总装,开始“试车”;二是设备运抵天津某制药厂,“真刀真枪”地压制胶囊。直到1985年底,两个节点均一次性通过,攻关小组的成员才放下心来。
  1986年7月,火箭院15所研制的软胶囊机通过国家医药总局和航天工业部联合组织的鉴定。鉴定组的意见指出,软胶囊机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产品。国家医药总局一位领导对15所的研制人员说:“你们给中国人争了光,露了脸”。
  由于价格远低于外国产品,15所的软胶囊机迅速占领国内市场,并在国内外的展会亮相,还拿到多个奖项。到1995年,15所已售出100台(套)软胶囊机,而外国企业总共才生产了几十台(套)产品。
  “所以,国家医药管理局的那位负责人才会说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软胶囊机销售商。”陈清姚说,“软胶囊机不仅能生产重要软胶囊,还能生产液体钙等各种保健品。此外,我们还曾尝试用这种技术生产射击用的彩弹等娱乐产品。后来,由于任务调整和市场变化等原因,15所就不再大规模生产软胶囊机了。”

【打印】 【关闭】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