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民院士作为“航天四老”之首,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全过程。你知道吗,60多年前,他签字接收了第一枚苏援导弹。
△任新民院士
1956年10月8日,我国首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以下简称“国防部五院”)正式成立。11月23日,国防部五院成立10个研究室,任新民被任命为主管导弹总体技术研究的总设计师室主任,军衔为上校。
我国航天事业刚刚创建时,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大部分创业人员对导弹没有深入的认识,因此,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成为发展航天事业的首选路径。
1956年12月,苏联援助中国的第一批两枚“Р-1”导弹抵达中苏边境,任新民受命带队前往接收导弹和相关辅助装备。任新民曾撰文回忆当时的情形:“时值北国的隆冬季节,我们冒着零下30~40℃的严寒,一次次到车站查看现场,为接苏援导弹做好各种准备。为了保密,调换卸装只能在晚上进行,我也加入到卸装导弹及其配件的行列中,在同志们的努力下,两发‘Р-1’导弹及其配件、备件如期顺利运回北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中苏“Р-1”导弹交接及签字仪式
1956年12月29日,经过商谈,中苏双方在移交导弹和实物讲解等问题上达成一致,在北京举行了“Р-1”导弹交接及签字仪式,航空工业委员会(我国国防尖端事业的管理机构,国防科委的前身之一)秘书长安东,国防部五局(我国导弹、火箭事业的管理机构)局长钟夫翔、副局长林爽和刚调入国防部五局的史成章,国防部五院总设计师室主任任新民、发动机研究室主任梁守槃等出席了签字仪式。苏方提出,双方签字者军衔要对等,因此,中方由任新民上校和史成章中校分别签字。
(整理自《任新民院士传记》等文献)
|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