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航天精神 践行强国担当|匠心筑梦 勇攀数控加工高峰

发布时间 : 2025-05-28     来源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新闻中心

编者按


  传承航天精神、践行强国担当,火箭院多个人物(团队)获评集团公司航天精神荣誉奖,他们的事迹里浓缩着成功背后的故事、他们的奋斗里流淌着生生不息的航天精神,他们让航天精神永续弘扬,让航天事业后继有人。


  本期“传承航天精神 践行强国担当”栏目,为您介绍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所属天津火箭公司数控加工车间生产一组组长、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工姚亚超以匠心筑梦航天,坚持技术创新,攻克多项技术难关,同时注重团队协作和技术传承,持续带领班组提升整体能力,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力量。



匠心筑梦 勇攀数控加工高峰




  从完成加工到干得更好更快,他用匠心雕琢每道工序;从车间新手成长为技术创新带头人,他在淬炼数控加工技术中成就奋斗青春,他就是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所属天津火箭公司数控加工车间生产一组组长、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工姚亚超。沿着航天精神指引的道路,姚亚超始终坚持用匠心筑梦航天,不断向数控加工高峰攀登,成为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航天青年典范。


拥抱热爱 从成长到成才


  姚亚超从小就对机械零件很有“感觉”,家里的收音机、随身听等都是他的“老师”。高中时他就已经能“抢走”父亲手中修理家中拖拉机的活计了。


  2010年,姚亚超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数控大赛获奖后,拒绝了外企给出的3倍高薪,与天津火箭公司双向奔赴,开启了他的航天事业之路。姚亚超说,“作为红旗下长大的新一代青年人,谁没有一个驶向星辰大海的航天梦呢?”


  梦想到现实的路并不好走。刚进车间,面对的是学校没有见过的大型设备、价值昂贵的原材料,再想到手下的产品是大国重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姚亚超感到压力巨大,生怕操作失误影响生产进度,因此操作得格外小心翼翼,第一刀用了8个多小时才走完,同事们开玩笑地称他姚“一刀”。姚亚超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暗自憋着股劲儿,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加班练习,哪怕休息日也要在宿舍里“啃”书本,不断钻研数控知识,抓住一切机会苦练加工技巧。“想想老一辈航天人在纸上手动计算,在山坳里自制简易工装进行试验,那么艰苦的条件他们都没有放弃,我为什么不能坚持?”


  经过数百个日夜的孜孜以求,姚亚超终于在车间脱颖而出,加工产品合格率100%,成为了技术过硬的“姚一刀”。从那以后,车间每来一批新活儿,都是姚亚超干“第一刀”,给同事们“打样”。他也逐渐成为车间技术创新的带头人。



向上而行 从干成到干“精”




  2011年,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进行贮箱壁板加工。长5米,宽3米的壁板,最薄的地方要加工到相当于4层鸡蛋壳的厚度,国内当时没有生产先例。最初用以往单面加工的方法,壁板两侧受力不均,在弯折时容易开裂,成品率不到十分之一。


  姚亚超带领年轻的数控团队迎难而上,创新性提出双面加工方案,增加壁板韧性,平衡两侧受力。采用这种加工方式,壁板两侧加工位置误差必须控制在1毫米内,加工难度翻了一倍,六七个小时的加工过程机床不能离人,姚亚超每次操作都坚持自己盯完整个流程。经过3个月的努力,团队最终攻克“双面铣切”加工难关,这在国内尚属首次,确保了项目顺利交付。


  立足于新一代运载火箭生产需求,姚亚超还深入研究双五轴镜像铣削技术,创新实时支撑与自适应补偿工作模式,极大提高了实时补偿响应速度和加工精度;攻克3.35米级1毫米壁厚超大径厚比贮箱箱底精密数控加工技术难关,并提高加工效率30%;研究出航天系统首台套翻板卧式铣削技术方法,使火箭贮箱壁板网格加工效率提升2倍以上。


  唯有攀登,才能向上。姚亚超坚持通过不断创新来提高效率、提升质量。他创新刀具螺旋轨迹方法,提升加工效率近50%;研发复合装夹与自适应数控加工相结合的技术,使弯板精度满足要求,且提升了加工效率50%;研制自适应蜂鸣式弹性划线装置,攻克了变曲率曲面的数控机床划线偏差加工技术难关;攻克超薄产品与余量区域分离加工瓶颈,提升裁切效率15倍……在航天数控加工领域翻过一座又一座高峰后,姚亚超的技术越干越精,先后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天津市技术能手、天津市“海河工匠”等荣誉称号,一步步成为公司数控加工领域的带头人,姚亚超劳模创新工作室、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领军人。




传承发展 从个人到团队




  航天事业是“千人一发箭,万人一杆枪”的伟大事业,姚亚超深知团队协作和技术传承对于航天事业的重要性,持续带领班组提升整体能力。


  带领壁板铣生产单元创新实施“四班两运转”管理模式,通过减人员增班次,实现了人休机不休、不间断生产组织方式,提升机床利用率,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400余万元,管理经验在《航天工业管理》期刊上发表推广;带领班组打磨出“壁不厌精、板不厌细”的工作理念,组员个个练就了加工壁板时,一刀便能完成加工,且产品100%合格的“一刀成”绝活,提高车间产出……在姚亚超的带领下,班组能力不断提升,并先后荣获天津市工人先锋号、院长征班组、创新增效精益品牌班组等10余项集体荣誉称号,得到广泛认可。


  姚亚超一直致力于车间的人才梯队培养。他先后带徒26人,多名青年员工迅速成长为骨干,1人评聘高级技师,5人评聘技师,20人评聘高级工,10人在各级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航天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我们新一代航天青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传承和发扬好老一辈航天人的精神,实现个人的积极作为,是新时代赋予我们青年人的使命和担当。”“为中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我们责无旁贷。”姚亚超还积极发挥青年表率作用,不仅带领公司广大团员青年在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科研生产中建功立业,还经常进行航天精神的讲学,用航天精神激发更多青年的奋斗热情和动力。


  航天人的梦是星辰大海,航天人的路是星海征途。作为新时代的航天青年,姚亚超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和弘扬航天精神,踔厉奋发、挺膺前行,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打印】 【关闭】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