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印记——将军楼

发布时间 : 2023-12-18     来源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新闻中心

二层红砖小楼,绿树掩映,闹中取静。作为火箭院生活区最早的建筑之一,60余年来,将军楼静静地伫立在航天这片热土,仰望楼群林立,见证峥嵘岁月,感受历史变迁,既连接着辉煌的过去,也通向无限美好的未来。

 

建院初期  一分院纳入军队编制

 

楼如其名,将军楼里曾经住过将军。火箭院第二任院长刘瑄、第二任政委张钧都在此居住过,二人都是少将军衔。将军楼不仅是他们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也见证了火箭院那段与军队有关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上世纪50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打破超级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安全,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党中央高瞻远瞩,果断作出发展我国导弹事业的战略决策,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应运而生。

航天事业的基础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既缺技术,又少人才。为了给刚刚起步的中国导弹事业“招兵买马”,1956年5月26日,周恩来在出席中央军委会议时作出重要指示:研究导弹所需要的专家和行政干部,同意从工业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军队中抽调,军队要起模范带头作用。

在《钱学森的航天岁月》一书中写到,1957年,为加强领导,中央军委批准将国防部五院纳入军队编制,代号中国人民解放军0038部队。

1957年11月16日,国防部五院一分院(火箭院前身)成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史(1957-1987)》记录了一分院的部队番号变化:1958年1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0038部队一大队,1959年9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0681部队。

翻看《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军政干部名录》,有这样的统计:从军队抽调到一分院的干部涉及到39个军、23个省军区地方部队。军委三总部机关、各军兵种的机关和直属部队也调来一批中高级干部,其中,军级干部2人,正师级干部4人,副师级干部9人,准师级干部23人,正团级干部21人。另外,副团级干部28人,准团级干部52人,营连级干部250人。共计389名军政干部。

这些经过革命战争锻炼的中青年军官,对尖端科学技术的信心足、干劲儿高,与一分院8700多名现役军人、8000多名未参军的生产技术工人,共同撑起了中国导弹事业的脊梁。从当年留下的资料中,我们还能看到科研人员身穿军装的飒爽英姿。

航天人的军人身份一直持续到1965年。当时,我国导弹火箭研制任务越来越重,国家开始对科研体制进行调整,并在国防部五院的基础上组建了第七机械工业部。1965年1月,一分院改称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之后不久,有军籍的人员集体转业。

今天,航天人早已脱下军装,但打造国家战略安全基石、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主责、首责没有改变。火箭院始终牢记这份神圣而艰巨的重任,在党的领导下,全心全意为国家为人民的国防科技事业服务,坚决服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指挥,中央指向哪里,航天队伍就向哪里进军,从不动摇。

回望这段历史,军队文化对航天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赋予了航天人从军报国、舍生忘我、民之所倚、国之所托的志向,培育了航天人逆境之中不怕艰难、连续作战、敢打硬仗的信念。这种时代烙印和精神能量,成就了今天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队伍。

 

将军楼4个月落成

一分院成立不久,立即投入到了“1059”导弹仿制的各项准备工作中。随着导弹研制工作的全面铺开,迫切需要加快导弹研制基地的建设。当时,不管是科研区还是生活区,几乎都是从零起步,困难重重。

1958年8月,一分院从长辛店整体搬到南苑时,科研人员只能挤在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腾出的试飞楼、旧机库和小平房内办公兼住宿,条件十分艰苦。为了解决迫在眉睫的住宿难题,一批集体宿舍和住宅先后施工,将军楼是其中之一。

当时,一分院尚无基建管理部门,工程建设由国防部五院直接管理。为了保密起见,一分院南苑地区的工程代号为“506工区”。1959年3月,一分院以仅有十多名员工的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基建科为基础,组建了基建处,不久扩编到60多人。其中既有军人,又有普通群众,大家积极热情地配合工作,不到半年就先后完成39个工号的施工预算,管理着几万平方米的施工现场。

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史(1957-1987)》记载,1959年5月,一分院成立506工区联合党组的申请,得到了国防部五院党委和北京市委批准,基建管理和施工能力得到加强。

“我是1959年9月到基建处报到的,担任统计员,负责基建数据统计和上报。”火箭院退休人员滕松林回忆道。

当时,生活区只有区区数栋刚刚建成的宿舍,另有十几栋尚未完工,其余地方不是荒地、菜园,就是小河、小树林,一片荒凉。

由于住房紧张,很多人只能住帐篷、借住东营房,有的甚至挤住在厕所、楼道内。滕松林还算幸运,一来就住进了刚刚完成主体结构建设的毛坯房。没有床,他们睡在办公桌上;没有安窗户,也没有暖气,冬季时屋里滴水成冰,他们就用报纸堵住窗户,以挡住一些凛冽寒风。

据记载,1959年8月,两栋集体宿舍楼竣工,用时仅3个月;9月,两栋相邻而建的27号、28 号“ 特甲住宅”竣工, 用时4个月;1960年5月,“特乙住宅”竣工。由此可见当时抢建速度之快。

这里提到的“特甲住宅”,就是将军楼,“特乙住宅”是校官楼。刘瑄院长、张钧政委居住的是“特甲住宅”中的28号楼,也就是现存的这栋将军楼。

随着“1059”导弹研制工作的全面开展,一分院人员急剧增长。虽然一栋栋宿舍楼相继拔地而起,但建设速度依然赶不上人员增长速度。《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史(1957-1987)》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959年至1960 年是一分院住房特别紧张的两年。1960年上半年,调入大中专毕业生和高初中生约3000人,从各大军区调入的干部近400人。1959 年全分院人数比1958 年增长266.5%,1960年又比1959年增长160%。

196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极大关怀下,“8102”工程(即一分院工程)上马大干。这一工程是指在北京南苑建设中国第一个具有研究、设计、试制、生产能力的导弹基地。在建设过程中,自始至终贯彻执行“先工业、后民用;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在优先保证科研生产项目的同时,保证住宅建设。

为此,一分院充实加强了基建管理力量。1961年,组建了基建工程部,形成一支技术力量较强、专业齐全的基建管理队伍。经过艰苦奋战,“8102”工程于1965年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导弹研制基地诞生,其中,生活区建筑面积为25万平方米。

 

今日的航天精神教育基地

“‘特甲住宅’建成后,因为住的是将军,大家便叫它将军楼。”滕松林如是说。

火箭院离退休工作部原部长岳增云从小在东高地长大,对将军楼很熟悉。他介绍说,将军楼共上下两层,东西各为一户,刘瑄院长住在西户,张钧政委住在东户。每户上下层共计8间房。在一楼,有一个可以容纳十几人的会议室,也是东西户相通之处……

随着“1059”导弹研制成功,中国导弹事业迈出了从无到有的坚实一步。随之,“两弹一星”“八年四弹”,两位将军经常在这里,和航天专家们一起描绘中国航天的壮丽蓝图。

随着航天事业阔步前行,20世纪80年代,火箭院掀起了以住宅为主的第二次建设高潮。这个时候,除了满足住房需求,还考虑到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因此兴建了一批公用设施,如老干部活动站、学校、影剧院、青少年科技馆等。

2008年,在建设火箭院老年活动中心时,拆除了这里一带的5栋住宅楼,包括两栋“特乙住宅”、两栋“首长住宅”、一栋“特甲住宅”,留下一栋28号“特甲住宅”作为纪念,也就是现存的唯一一座将军楼。

“为了铭记历史,我院于2014年对将军楼进行了修缮,集中展示这两位老领导的生平事迹,每个屋子按照当初的样子作了原状布展。2017年4月24日,也就是第二个‘中国航天日’那天,将军楼正式对外开放,作为新入职员工的教育基地,也作为宣传航天历史、传播航天精神的重要窗口。”将军楼解说员王秀娟介绍道。

驻足端详这栋曾见证历史的将军楼,其外观远不如名字那般气势宏伟。红砖青石,木格窗,很是朴素。走进将军楼,楼内格局紧凑,有警卫室、卧室、书房等,每间面积都不大,有的只有几平米。在这里,陈列着老领导使用过的生活和工作物品,从单薄的军棉被到烧煤的铁炉子,从掉了锁扣的衣箱到有裂缝的木凳,从翻烂的书籍到用坏的毛笔,它们无声无言,却是那段创业岁月最真实的见证。

2019年6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将军楼与人民大会堂等428处建筑物一并成为北京市首批历史建筑,其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

如今,一批又一批新入院员工到此参观,聆听航天创业故事,感受中国航天事业创建的激情与艰辛。这座积淀了宝贵航天精神财富的将军楼,如同一座历史丰碑,时刻告诫着火箭院人无论走了多远,都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时刻激励着火箭院人自力更生、勇于突破,不断奋起、顽强拼搏,永富朝气、永远年轻!

【打印】 【关闭】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