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资料中,最开始那一批前往“三线”的人员被称为筹建人员。这些人包括了工艺设计、非标准设计和施工管理人员。后续,技术人员、工人也陆续来到这里。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一边建设、一边开展科研生产和试验。
很多老同志回忆,当时,到“三线”基地,要自己建住房、自己建厂房、自己修路、自己组织通水通电。很多科技人员到现场的第一项工作不是画图,而是挖土。现代人看起来“风景优美、空气优良”的“原生态”,对于这些人员来说,却成为最大的“拦路虎”。
在那个年代,有一个很常用的名词叫做“大会战”,也就是集中力量完成某项任务。在建设初期,这样的“大会战”经常进行。由于重型施工机械无法进场,施工建设几乎只能靠“人海战术”、“手拉肩扛”。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派去的技术人员和普通建筑工人一样,在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开山凿石,铺路搭桥,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早日完成建设,早日投入生产”的目标上来。
曾参与“三线”建设的老同志徐保民在回忆文章中说,有一次他们去施工现场勘查,想要画一张总体设计图,可是,偌大的村子,连一张可供绘图的桌子都找不到,就连床板都没有。最后,他们在借住的老乡家里发现了两口闲置的棺材,用棺材板顶替了绘图桌,紧张的工作中,就是这样特殊的桌子,也成为大家“争夺”的对象。
当时,大批人员汇聚到山沟里,吃、住成了大难题。但是,困难并没有吓倒这些满怀革命理想和工作热情的人们。他们打扫完从老乡那里借来的茅草屋或弃用多年的破庙后便住了进去。现成的房子不够住,他们就用竹胚子抹上麦草泥当墙,再在顶上盖上油毡布凑合。遇到阴雨天气,屋顶漏水,就在地上安放各种各样的容器接漏,容器不够用,就用草帽兜着。为防止野兽夜间来袭,他们就在床边放一根木棍,做好随时与野兽进行搏斗的准备。在山区买不到凭票供应的细粮和副食品,他们就整天吃用包谷粉或粗面粉做成的主食。没有蔬菜,他们就在住处附近的山坡上自己种。
当时,“三线”建设人员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对他们当中的不少人来讲,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比什么都重要。不要说是克服生活困难,纵使是牺牲自己都在所不惜。
虽然火箭院是按照“前后是一家,生产是两套”的工作思路开展“三线”建设的。但是,从后来的实际情况来看,“三线”地区的很多建设项目,都有弥补北京基地研制能力不足的目的。当时,我国已经开展了远程运载火箭的研制,发动机生产、试车都需要新的技术和能力。于是,来到“三线”的科研技术人员,就在艰苦的条件下,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硬生生的在石头遍地的山沟里挖出了中国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建起了我国第一座液体火箭发动机垂直试车台。
经过10多年的奋力拼搏,火箭院包建的〇六二、〇六七基地,在建设规模、建筑面积、工艺技术以及设备先进程度、形成的生产能力等方面都超过了北京基地,为航天事业增强了实力。
(图片来源:航天科技集团微信)
|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